在城市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,常常能看到身着各式工装的外卖骑手们,他们或是闯红灯、或是逆行、又或是见缝插针地抢行。这些看似“疯狂”的行为背后,实则是一场骑手们与算法规则之间残酷而无奈的博弈。
据社事杂评百家号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国外卖行业交通事故频发,总数高达1.2万起。在这些事故中,因逆行导致的事故比例惊人,达到了47%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同年外卖骑手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攀升至437人,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3%。
外卖骑手这个职业如今已然跻身最危险的职业行列之一。据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所做统计显示,在该市,平均每天会发生2起与外卖送餐相关的交通事故。
“一单配时从50分钟压缩到38分钟,再从38分钟降到30分钟。”一位从业五年的老骑手坦言,“不是我们爱闯红灯,是系统逼得我们无路可走。”超时惩罚堪称严苛:超时1分钟扣30%,超时5分钟扣50%,超时10分钟扣70%,投诉直接罚款200元。骑手们无奈道:“宁可闯红灯,不敢超时送。”
2024年初,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生活。12小时仅赚41元,他累瘫在马路牙子上:“太委屈了,这个钱太不好挣了。”王林呼吁:“平台算法需要接受第三方监管和安全测评,不能只追求效率,忽视骑手安全和权益。”
盐城行动,本地监管正在加强
在我们盐城,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。2024年,盐城市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外卖平台座谈,要求合理设定配送时长,保障骑手权益。
作为一家深耕盐城网站建设市场15年的企业,鹤翔网络特别关注技术与人性的平衡。我们深知,任何算法设计都应当保留人文关怀,而不是将人变成机器的奴隶。
出路在何方?算法需要有人性化温度
国际已有可借鉴经验。英国外卖平台Deliveroo采用“柔性时间”算法,考虑天气、路况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配送时间。
日本外卖系统则内置“安全优先”模式,自动为骑手预留等红灯、上下楼和休息时间。这些措施既保障了送达效率,又维护了骑手安全。
专家建议,平台应当公开算法原则,接受社会监督,建立算法调整的协商机制,让骑手有话语权参与配送时间的制定。
算法不应是冷冰冰的数字暴政。让我们欣慰的是,2024年10月,杭州已成为国内首个要求外卖平台报备算法规则的城市。平台必须证明其配时规则符合道路交通安全实际,并承诺不为追求效率而压缩合理配送时间。
9月10日,全国总工会透露,在全国总工会的积极指导下,2025年度“饿了么”平台举办了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。会上,10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一线网约配送员代表与企业方齐聚一堂,就劳动报酬、休息休假安排、劳动保护措施、福利保障条款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协商并达成多项共识。最终,双方签订了《2025年度“饿了么”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》。据悉,该《协议》的实施将惠及骑手人数超过400万。
技术的进步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作为代价——这不仅是所有企业应尽的责任,更是整个社会达成的共识。
|